会员风采
迎接钢桥时代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5日    来源:    
    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决定推进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中国交建在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制造、施工上已有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设计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设计建设的西堠门大桥是世界最长钢箱梁悬索桥;在国外建设了多座钢桥,中国钢桥正在走向全世界。 
    在10月召开的《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宣贯解读培训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表示,未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使我国公路行业钢桥设计、制造、施工、养护技术基本成熟,技术标准更加完备,新建的特大、大跨径桥梁以钢结构为主,新改建工程的常规桥梁中钢桥比例明显提升。 
    “《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是我国桥梁建设高速发展二三十年后跨过中低端水平向高端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孟凡超强调说。 
勇立潮头率先作为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公规院就做了很多关于公路钢桥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在特大型钢桥设计方面,引领了我国特大型钢结构桥梁的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设计了我国第一座全焊接钢箱梁大跨径悬索桥——虎门大桥、第一座全焊接钢箱梁斜拉桥——南京长江二桥、第一座主跨超千米的悬索桥——江阴长江大桥、第一座钢塔钢箱梁斜拉桥——南京长江三桥、第一座跨径超千米的钢桁梁悬索桥——贵州坝陵河大桥、世界最长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乃至世界首座超千米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并主持设计了超级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及大连湾跨海工程。这些特大型工程的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公路钢桥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我国公路钢桥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桥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受交通运输部委托,公规院开展了《公路行业加强钢结构桥涵推广应用指导意见调研与编制》,保证了交通运输部此次《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顺利发布。 
先外后内显现优势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是美国著名的地标建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之一。 
    “这座斜拉桥,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建的桥。”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介绍说。该桥4 . 5万吨钢结构全部由振华重工制造。其焊接要求高于中国惯例,中国企业挑战了美国最高标准,并提前5个月完成。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知名桥梁专家邓文中说: “这座桥的构造复杂,设计使用寿命150年,能抗8 . 3级地震,对技术要求非常高。”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不仅是“中国制造” ,还是“中国骄傲”。2010年2月,项目总包方按新标准对产品进行了检验,其检测结果令美国人惊叹。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项目经理汤尼•安济亚诺说:“中国人为我们建了一座非常了不起的桥!” 
    国际项目的业绩,高水准的历练,让振华重工的国内钢桥业务突飞猛进。随着交通部开启了钢桥改革的大幕,在钢桥母材保护、涂装保护、焊缝测量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的振华重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不断探索筑造辉煌 
    中国交建在钢结构桥梁上已有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设计建设的世界上最长钢结构桥梁港珠澳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在一航局、二公局联合体承建的青州航道桥建设中,项目自行研发了“外海超宽长节段钢箱梁安装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66跨等截面连续钢箱梁外海单船吊装施工,其中最大单跨钢箱梁重达2850吨,属国内首例。 
    新疆果子沟大桥是二航局建成的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大桥全部采用钢桁梁结构,使用国内特殊专用桥梁钢材17000吨。大桥合龙时,技术负责人冯波曾自豪地说: “40万套的80万个钻孔,现场拼装无一扩孔,这足以说明我们的钢结构加工精度有多好。” 
    一公局早在2006年就针对市场变化,致力于钢结构产品专业化的打造,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制作安装的钢结构桥梁已突破180座,在国内外完成施工的桥型囊括了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各种类型,掌握了十余种钢结构施工工法,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等多个工程奖项。 
    在未来的钢结构桥梁施工与推进中,中国交建将从科研、设计、结构、施工等方面不断精进,提高钢结构桥梁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立足长远走出国门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中国交建一直致力于大型钢结构桥梁建设,积极参与海外桥梁施工,“中国钢桥”已经走出国门。 
    中交路建承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印尼苏拉马都大桥、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钢桁架拱桥——印尼塔园桥、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钢箱梁悬索桥——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 
    而中国造桥的标准也正在被国外接受和采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宽,中国交建的桥梁技术优势开始显现,自主承建项目越来越多,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大型项目正在逐年增加。 
    公规院桥梁技术中心主任黄李骥表示,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应用,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推进技术进步,需要材料、设计、加工、检测、养护、加固等各环节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全寿命周期最优。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周瑜菁   供稿)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