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领导
组织机构
协会大事记
协会荣誉
联系我们
党的建设
党务平台及学习平台
二十大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栏
党纪学习教育专栏
社会责任
社会公益
乡村振兴
金秋助学
大学生就业
行业自律
自律公约
职业道德准则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奖
工法管理
标准规范
科学技术成果评价
全国交通建设“微创新”成果大赛
交通建设“四新”成果
质量安全
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
安全生产标准化
“平安工程”冠名
全国公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大赛
会员之窗
工作动态
入会须知
会员管理办法
会员名录
会员风采
筑路文苑
分支机构
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养护分会
重点工程项目
在建项目
拟建项目
首页
协会概况
党的建设
社会责任
行业自律
科技创新
质量安全
会员之窗
分支机构
重点工程项目
首页
>
会员之窗
>
会员风采
会员之窗
工作动态
入会须知
会员管理办法
会员名录
会员风采
筑路文苑
会员风采
渝长项目的那些人和事儿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1日 来源:
分享:
巴渝圣地,阡陌交通;两江汇流,共鉴文明。
一条路能带动了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群人为了一条路能汇聚起智慧的光芒,照亮一条路通向幸福的远方。
在重庆有这样一条路,他叫渝长高速公路,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2000年建成通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流量快速增长,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扩能改造呼之欲出。
新项目的总承包部被青山绿水缠绕,恰似一粒珍珠,依偎在山峦的怀抱。这里是我们兵团建工人筑路的休憩之所。
为了装扮我们的休憩之所,以及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9月26日,笔者前往这里就文明施工现场布置工作进行指导,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在美丽的山城见证了兵团人的坚韧和豪放,感受了重庆人的细腻和直率,更多的是通过工作接触了一个个思想灵动的人物,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文化碰撞的火花和“属地化”管理的成果。
不惑之年 “较真”尽责
冉明,1992年参加工作,工作的20多年间,先后参建了疆内、疆外、海外数十个工程项目,他从一线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施工技术科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北新路桥集团工程技术部经理,因为他不论对自己的员工还是劳务队的务工人员,总是“有求必应”亲力亲为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所以大家喜欢亲切的喊他“冉工”。
2016年是冉明儿子中考的关键之年,本以为可以弥补一下多年来的亏欠,在这一年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照顾,但是为了工作,他又一次离开了家,选择来到渝长项目,又一次把家庭的重担托付给了妻子。
渝长项目对冉明的挑战可以说是巨大的,该项目较之前他参建的所有项目都有很大不同,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冉明积极学习,认真钻研,为了保证他负责的各项全新工作内容能够顺利开展,他反复往返渝长项目全线,实地考察、加班加点,为了尽快熟悉该项目实施流程和设计、施工相关技术要点,他经常加班至深夜,厚厚的三摞学习笔记,记录了他在短短3个月间的学习成果,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磨炼,加上工程专业出身和多年的施工经验,冉明“倔强”地拿下了一个个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采访中,冉明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全新的工作挑战,巨大的压力,只要肯下功夫,肯用心学习,一定可以干好!”
是的,业精于勤、成于思。没干过才更要干,干了就必须干好,凭借着这种遇到困难攻克困难的“狠劲”,以冉明为代表的员工们离开故土,从红色兵团到山城重庆,他们将两个地域的优秀文化和活力基因嫁接在一起,在重庆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横架长虹。
风华少年 直面挑战
李天龙,土生土长的新疆棒小伙儿,201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甘肃雷西项目、海外塔吉克斯坦塔乌项目从事经营工作,2016年来到渝长项后,作为90后的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三个特别”,特别“荣幸”、特别“充实”、特别“温暖”。
李天龙告诉笔者,渝长项目的相关工作非常规范,每个业务口子对接的部门业务操作流程都是“标准化”,因此必须要熟知重庆当地的法律法规,对自己负责的相关工作,必须要有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吃准、吃透”才能上手,因此在海外工作了4年的他,回国后能到这样的项目历练自己,他感到特别的荣幸,同时压力也非常之大,离开祖国大西北,来到气候潮湿的巴渝之地,和重庆当地的员工亲密磨合,相互关心、关爱,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对李天龙这个90后,每一天都是新鲜而充实的,在这样一个压力与挑战并存,关爱和温暖并举的工作、生活环境里,他必须直面挑战,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担当,从“主动”开始,他有了年轻一代人必须尽快扛起的责任和担当。
快乐“幺妹” 感恩前行
曾宏宇,重庆“幺妹”,个性直率,为人处事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和她相处非常轻松。她2010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从没有离开过重庆本土。
在和她的聊天中,笔者简单告诉了她兵团的历史和企业员工为了项目建设走南闯北,为了工期任务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她圆圆的脸庞上那对忽闪的大眼睛流露出了不可思议和无比敬佩的光芒。曾宏宇告诉笔者,重庆人“本土观念”很强,不会轻易离开重庆到其他地方去工作,所以,她非常感恩能在渝长项目工作,渝长项目的管理模式、福利待遇、人文关怀在重庆本地较之同行业堪称“翘楚”,她非常知足。
曾宏宇说在渝长项目,如果不说话,你分不清谁是重庆人,谁是新疆人,因为大家相处工作的太融洽了,为了照顾重庆当地员工的口味,渝长项目定期征求大家的意见,知道重庆员工爱吃“有味的”饭菜,从新疆来的食堂大师傅专门钻研了重庆菜谱,为了让新疆来的员工和重庆本地员工吃好、生活好,在他们的餐桌上,你可以品尝到从几千里之外运来的新疆老酸奶和馕饼,也能吃到重庆当地香辣的特色菜品,曾宏宇说,重庆当地人不太爱吃羊肉,但每次大师傅做的新疆地道的清炖羊肉,总是供不应求。
笔者看到以曾宏宇为代表的重庆本地员工快乐的拿着饭盒,吃着可口饭菜,与大家谈天说地,憧憬新疆的美景,赞叹兵团精神,感知企业文化的时候,都会觉得好幸福。用味蕾感知文化,用人文关怀拉近职工距离,在点滴工作、生活中,新疆人和重庆人完美的实现了交汇和融合。
据了解,渝长项目使用的当地员工数量已经占到了总人数的近70%,通过“属地化”管理,渝长项目在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例如减少新疆员工往返路费、租房等各种费用的同时),更增加了当地员工的就业率,并高效运用当地员工对当地文化、法律、习惯的熟知度,在相关工作的处理上占领了绝对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促进了与当地政府关系的良性发展。
俗话说,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着的路;桥是飞架的虹,虹是天上的桥。路行天下,桥通心灵。在路桥的世界里,这支来自兵团的建设大军必将为重庆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吕春雷 供稿)
上一篇:宜宾路桥面对建筑市场新常态,提出公司发展新要求
下一篇:中国一冶集团具有“三特三甲”资质施工企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