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关头迎难而上
地震造成灾区多条交通要道损毁中断,打通生命通道成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
要在山高坡陡、余震频发、塌方不断的情况下抢通道路,需要的不仅是过人的胆识,还要靠过硬的技术。震后第一时间到达梅川镇的一支队、六支队和八支队就受领了从梅川镇到中寨镇和梅川至拉路村85公里的道路抢通任务。
震后第二天,还剩同兴村公路不通,600多户居民在震后一直无法与外界联系。六支队副支队长周鹏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人员驾驶机械从山脚向山顶推进,尽快打通道路;另一路人员携带食品、水等救援物资徒步翻山送进村里。
中寨镇至同兴村近5公里长的路上,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深沟高涧,黄土山坡整体垮塌掩埋了道路,形成了大堆大堆刺眼的“疤痕”,加上四五个像弯曲胳膊肘的回头弯和最大近60度坡度的道路,让人望而却步。挖掘机操作手夏天、丁建文迎难而上。滚落的土石将他们驾驶的挖掘机砸得叮当直响,他们毫不退缩,在安全员王禄的指挥下左闪右躲,操纵挖掘机将一方方渣土推下山崖,一米一米向前艰难挖进。
科学救援提高效率
武警交通部队人机科学编组,合理调配现场力量,既设“调整哨”、又有“警戒哨”,既保证了任务完成,又确保了抢险人员、装备安全。同时,抢险专家组在攻克难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月23日凌晨3时,当部队抢通推进至同兴村时,道路一侧山体整体垮塌,数万立方米坍塌的黄土犹如一只只凶猛的“拦路虎”,挡住了去路。抢通方法不当,就可能导致山体更大面积的塌方。为此专家组研究制定了“挖掘机单点突进、装载机跟进拓宽、人员加固清面”的除险抢通方案。最后一公里,抢通异常艰难。技术骨干又制定出“陡坡改缓、山体排险、弯道拓宽、碾压密实”四步法,效率大大提高。经过30小时奋战,通往同兴村的主要道路被初步抢通。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
关键时刻,部队紧急抽调精兵强将,首先考虑的是党员。在抢通道路过程中,武警交通部门组织了由党员干部为主的三个“党员突击队”,始终战斗在最前沿、最危险路段。
在这次抗震救灾战斗中,武警交通部队有7名官兵还没来得及与来队探亲的家属见面就上了救灾战场,15名官兵得知部队参与地震救援主动中止休假返回参战,24名官兵轻伤不下火线,15名官兵火线入党。
畅谈事迹 鼓舞斗志
“八一”建军节,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邀请武警交通部队副司令员刘根水做客“高速会客厅”节目,畅谈武警交通部队的抗震救灾英勇事迹。
“灾情就是命令!武警交通部队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刘根水重点介绍了四川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武警交通部队抗震救灾一线应急处置、抢通保通的事迹。
(信息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