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河北境内普降大到暴雨;据天气预报,此天气还将会陆续出现。这对刚交工通车的京沪高速公路(沧州至冀鲁界段)来说,如何防治水毁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沧州路桥工程公司承担了防治水毁的任务。公司党组织组织了党员先锋队,对沿线一、四、五、六标的路基水毁灾害立即进行排查、抢修和预防工作。
一是公司领导亲自协调指挥,筹备大型施工机械如长臂挖掘机、抢险车、拖板车、翻斗车三十余台(套),编织袋十余万只。抽调以党员为骨干和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400余人的抢险队,日夜驻扎于抢险一线。
二是结合土质护坡特点和水毁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抢修工艺:对损毁严重的泄水槽和拱形护坡处,先用人工将混凝土预制件搬离,然后用长臂挖掘机将不规则的塌陷处修整规矩。针对雨季雨多量大的特点,先用编织袋将水泥、石灰和土混合装填,再将土袋填到塌陷处,避免下雨对路基的进一步冲刷。在安装泄水槽和拱形护坡的混凝土预制块前再铺筑20厘米厚的灰剂量为8%的灰土垫层。
三是在抢险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怕危险、冲锋在前,哪里脏哪里累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特别是在气温高达35度、路表温度60多度的闷热天气的条件下,他们每天工作长达15个小时,引起很多同志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可还是舍不得休息片刻,喝上两小瓶藿香正气水仍然继续干。因为他们深知,京沪高速公路是贯通南北运输要道,早一天抢修好塌方,保障公路畅通无阻是责任、是义务。
经过十余天的努力奋斗,抢险队防治水毁灾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绩突出。截至目前,用工7500工日、施工机械800余台班、编织袋12万个,耗用石灰水泥4000吨、素土2万余方,修复泄水槽及拱形防护600余道,从而确保了京沪高速公路的通行畅通。
(沧州路桥工程公司 李友林 孟福胜 王书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