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广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简称:靖那1标),全长49.914公里,主要工程量为桥梁38座,隧道9座,涵洞通道303道,各类浆砌片石22.1954万m³。根据业主每10公里设一个拌合站的要求,项目经理蒋赣猷、项目党支部书记罗挺表会同总工沈耀、副经理及相关技术骨干在进场初期,深入全线勘察。针对项目点多面广、材料运输便道难等特点,项目从施工的具体需要、成本、路线长度、运距、便道、征迁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了五个拌合站场地,并快速完成拌合站的各项建设,及时投入到了施工生产中。
在拌合站投入生产的前两个月,项目依然按照过去拌合站建设和管理的模式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工作面的打开,靖那高速路的大项目建设理念及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施工的要求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前场、后场及机械设备调配或多或少显露出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多了一些随意性或盲目性。一是混凝土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控导致质量不高,部分结构物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二是由于项目施工点多面广,桥涵结构物和隧道多,而且前场和后场没有得到合理沟通和协调,时而出现拌合站多次少量拌料和混凝土过剩现象,导致浪费和成本过高;三是由于前场施工需使用混凝土标号和数量与后场拌料及司机机手之间没有得到很好协调,导致出现停工、窝工现象;四是项目拌合站工作效率不高,存在有前场等混凝土,后场拌合站闲置的怪现象。这些现象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拌合站工作效率、员工工作激情和项目所倡导的挖潜增效均造成了大的冲击。
针对这些老问题,为了探出适合大项目拌和站管理模式,项目经理蒋赣猷果断决策,要求项目副经理、前场、后场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真实反映实际问题的汇报材料。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管理拌合站,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领导多次召集工区分管生产领导、工程部负责人、试验室负责人和物资设备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讨论的议题主要围绕如何高效运转拌合站。经过近一个月的多次论证、征求意见和会议交流,项目最终确定站长制管理模式,并落实拌合站管理流程、奖罚制度及拌和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
项目5个拌合站总共设了五名站长、5名后场负责人,要求他们长住拌合站,实行团队化管理。除了站长和后场负责人外,长住拌合站的还有试验室人员、铲车司机、拌合机手和罐车司机等,而且在各个拌合站设有职工食堂,安排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拌和站的后勤和日常清洁保障工作。每位人员和每个岗位都有其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其中拌合站站长要求全面负工区砼生产、施工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负责与主管生产的副工区长及运输劳务队队长联系,组织和调度罐车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负责组织各班组按时按规范施工。后场负责人则全面负责拌和站生产、清洁、安全等相关工作;负责混凝土当日的统计及原始单据上交材料室;负责向材料室汇报材料(水泥、节水剂等)消耗情况。
项目通过制定拌和站管理流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奖罚办法,实现了工作流程清晰、岗位职责明确和奖罚措施得当的目标,真正发挥了拌和站作为“后场司令部”的意义。为实现细化和具体化管理,项目制定和完善了设备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罐车运行记录、砼出库台账、混凝土签认单、拌和站砼生产成本分析台账等等措施来加强管理,初步实现了拌和站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试验室通过派驻人员长住拌合站,逐步克服了项目在旧管理模式下出现的结构物蜂窝麻面等现象,较好地控制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制作;做好监控和负责拌合站原材料的抽样抽检工作。
为了能真正做到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实现合理调配和高效运转,项目要求每个施工点要提前做好施工任务计划,并确认标号和方量上报给站长,而且在开盘前需写好混凝土申请出料单等手续,做到有计划、有预控、有签认、有统计、有对比、有改进。项目通过当日生产、投入及出料情况对损耗进行跟踪、控制,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改进,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估、验证。同时,对在混凝土生产、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浪费的现象,项目可以通过调查混凝土申请单的计划人、拌和机操作员、罐车司机来确定出责任人;并根据拌合站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先后处罚了几起人为浪费的行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广大管理人员的施工成本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损耗量。
目前,项目五个拌合站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远远高于先前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大的突破:一是克服了人为的材料浪费和施工调配不合理造成的窝工现象;二是项目各施工点实现了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的目标;三是减少了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出现的频率,提高结构物外观质量;四是加强了拌合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五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拌合站工作效率;六是全面提高了项目桥涵结构物的施工进度。
站长制是项目在施工生产中,通过发现弊病,随后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项目在经过半年来的实践和不断完善,逐步克服了先前的不良习惯和现象。目前五个拌合站运转正常,管理科学合理,员工、劳务队反映良好,真正实现了高效运转、分工明确和科学合理调配的目标,为项目施工生产赢得了质量、进度、效率和宝贵的时间。
( 广西路桥总公司 潘日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