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黑龙江]一座城市发展的"振兴桥"——写在阳明滩大桥竣工通车之际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来源:    


 
  18个月,只是一个婴儿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间,对于一个大型城市建设项目来说,能干成什么?
  阳明滩大桥建设者的答案是:能完成一项工艺复杂、科技含量高、造型独特、目前松花江流域和长江以北地区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工程。
  2010年5月,当一场全面检验哈尔滨桥梁建设实力的攻坚战役——松浦大桥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的时刻,在哈尔滨市城区西北侧松花江畔的阳明滩湿地滩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千名建设者齐聚于此,悄然打响了另一场注定能在全哈尔滨市乃至全省路桥建设和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阳明滩大桥工程建设大会战。
  11月6日上午,包括疏解工程在内的全长15.42公里的阳明滩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从这一天起,在哈尔滨的城市西部,形成了一条跨江、跨河、跨湿地、穿越铁路线的综合交通体系;从这一天起,松北区、群力新区、哈西地区和哈南工业新城等新城区通过这座桥有机串联在一起,给正在建设的新城区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也为合作共赢、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平台。由阳明滩大桥所形成的强大“引导”力量,正在将人们从密集的老城区引向新城,将分散在主城区的企业引聚到一个个产业园区,也进一步形成了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产业生态环境。由此,哈尔滨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发展更具竞争力。
  正如在大桥竣工通车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盖如垠说:“阳明滩大桥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振兴桥’。”


创造省内最快速度,完成“不可能”任务


  曾经,一位著名桥梁专家“忠告”阳明滩大桥建设团队:“你们排的工期不可能完成。”
  如今,这些“忠告”皆成“浮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路桥建设者自去年以来每天都要面对的“必答题”。
  作为当前松花江流域最长的桥梁,阳明滩大桥的建设速度是突破性的,桥梁全长7.13公里,桥梁总面积27.6万平方米,建设时间仅为18个月,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完成如此体量的工程建设,在我省的桥梁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打破常规的冬季施工困难重重,攻坚克难的技术与工艺无疑是开路先锋。采用超低温桩基施工技术,解决零下40摄氏度低温在江中打桩施工风险;采用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静载法极限承载力试验,优化桩基设计,全桥桩长平均缩短4.73米,节省造价1370万元;采用全断面整桥江中高空大悬臂顶推技术,一次性跨越主航道满足通航需求……高栓低温施拧技术、冬季架梁技术、自锚式悬索桥钢混叠合梁技术、冬季索鞍及其格栅空中吊装技术、大规模使用大跨度预制简支转连续梁技术、简支转连续梁施加横向预应力技术和冬季砼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等10项先进技术和工法,为加快工程建设速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深秋,曾经指挥松浦大桥工程建设的哈尔滨市建委副主任、阳明滩大桥及西部路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吴向阳发现,阳明滩大桥施工单位仍在均衡分布施工力量,而不是集中做冬季施工前的准备。他引导企业“拢指成拳”——先停下正在进行的承台施工,集中力量抓紧做桥墩,为冬季连续架梁创造条件。因为冬季在地下做承台相对容易些,做高空中的桥墩和盖梁则相当困难,但如果完不成桥墩施工,就不能在冬季干不受低温影响的连续架梁。就在这个冬季,阳明滩大桥将完成全部钢梁的拼装和顶推、完成35%的预制混凝土梁架设安装。


完善西部交通走廊,构建大哈尔滨交通格局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在国家扩大基础设施投入、拉动内需的宏观背景下,修建阳明滩大桥既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又是大力发展实物经济的具体体现,对于哈尔滨构建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哈尔滨市哈西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域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学府路、西大直街以及2010年打通的铁路街。西客站建成投入使用后,这一地区的车流量将剧增。这样,原本是交通瓶颈的西大直街将因分流西客站地区的车流而更加不堪重负。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以及哈双南路、哈平路等西部路网建设工程将为西客站先行架设路网骨架。
  为接应阳明滩大桥交通流量、支撑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连通发展、密切哈南工业新城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阳明滩大桥及疏解工程与西部路网进行了有效连接,将在城区的西部形成一个“小西南环”,解决从乡政街至金山路近10公里内无东西向交通通道的问题。待明年保健路打通后,将形成二环路之外的又一环路体系——东连通乡街,西连哈西大街及年内建成的哈双南路、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阳明滩大桥,有效连接香坊区、南岗区、哈西地区、道里区、群力新区、松北区。同时分流和兴路、三大动力路交通流量,疏解阳明滩大桥过江交通及哈西客站运行后的大客流量交通需求。
  毫无疑问,阳明滩大桥及疏解工程架设了城市西南部地区新的干道系统。该桥与已经通车的松浦大桥、松花江大桥一起“发力”,不仅彻底解决了“北跃”通道不足、过江交通难问题,而且扩大了城市版图,拓展城市发展外延,加快形成西部地区便捷通畅的路网交通,给力“大哈尔滨交通格局”的构建。


 

串联城市新元素,助力新区发展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地处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区是“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重要战略示范区,新兴的科技园区和房地产业需要强有力的路桥基础设施做支撑,而地处江南岸的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则是哈尔滨市未来新的商业中心和铁路交通集散地,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完全取决于物资流通能力和人流集散能力的快速提升。
  松北新区、哈西地区、群力新区、哈南工业新城,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城区,原本位于城市西、南、北三个方向,互不相连。一条全长15.42公里的阳明滩大桥及疏解工程,拉近了4个新城区间的距离,将目前哈尔滨发展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元素有机串联在一起,实现路桥与新区的财富聚合增值效应。
  从位形上看,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与阳明滩大桥紧密依偎——阳明滩大桥江北端下桥向左不到500米即是其核心区。从建桥之时,负责科技创新城招商相关业务的哈高新区副主任姜元平就一直高度关注阳明滩大桥建设情况。在体验了大桥的通畅后,他说,它连通了哈尔滨市几乎所有的经济热点区域,使江南与包括科技创新城在内的广大江北地区形成全方位的互动。向南,阳明滩大桥不仅使科技创新城所在的江北区域,连通了哈西、群力、哈南工业新城等哈尔滨市区域,它与机场高速的有效连接,也使科技创新城与外部直接相连。表面上看阳明滩大桥通车进一步盘活了科技创新城的交通问题,为硬件环境改善、产业项目建设等提供了便利,而更深层次上,则为科技创新城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人流、物流集聚的保障。
  姜元平认为,在短期内,科技创新城内的人才仍以江南居住、江北工作的方式为主,这座桥解决了大部分人才在江南与科技创新城间的交通障碍,随后将有更多的人才会倾向于向科技创新城内流动。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城的发展以人才智力资源为主,人才集聚后,物流等多方面资源自然也会随之而来,这一切必将带动科技创新城区域的大发展。
  技创新城核心区仅仅是阳明滩大桥盘活效应的一个缩影。
  在江南段,与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相邻的就是群力新区CBD项目,目前银泰SHOPPING MALL、哈尔滨银行总部、哈药集团总部、西林钢铁总部、远大购物中心等已经在此落户;作为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始发终到车站,哈西客站将汇聚强大的物流、财富流,阳明滩大桥及疏解工程与哈西地区的路网衔接后,不仅可实现强大的交通功能,其引资效应也提前显现。目前涧桥西畔等一批区域综合改造项目正在实施,而建成后的西城·红场将围绕哈西地区工业遗址,打造含工业博物馆、文化创意园、时尚文化中心、酒店办公等于一体的商业创意中心;通畅的路网为哈南工业新城提供了条条财路:今年该区域内新投入土地征拆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亿元。截至目前,新增入区企业594户,启动工业项目178个,完成投资172亿元,同比增长43%。
  (转自哈尔滨日报)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     2011年11月14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