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鏖战林海雪原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来源:    
——写在中交鹤大高速首个隧道贯通之际
    5月15日10点18分,随着轰隆一声炮响,由中交一航局铁路分公司鹤大ZT8标承建的二道岭隧道左线胜利贯通,中国交建鹤大高速项目实现了首个隧道贯通目标。爆破的烟尘渐渐弥散,刺眼的阳光迫不及待地涌向洞内的那一刻,建设者无不欢呼雀跃。那一刻,往事在鏖战了380个日夜的建设者心中澎湃。
开山辟路变通途
  二道岭隧道位于抚松县二道岭山林间,左线长810米,横穿山脊,地势起伏较大,且周围树木林立,山沟狭窄,根本没有施工作业场地。要实现“早进场、早开工、早出形象”的建设目标,绝非易事。但在2013年底的寒冬,以铁路分公司副总经理杜文辉为首的先遣小分队,却誓言两个月内彻底改变二道岭无路可走的局面。
  林海雪原,苍茫皑皑。为准确掌握二道岭隧道地形地质,这支由11人组成的精兵干将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刺骨的寒风,在二道岭中往来穿梭、实地勘察,最后决定以国道201头道岭隧道出口为起点,沿林场既有道路开辟便道作为进场道路,同时利用半幅主线,加快便道修筑。
  方案有了,问题也来了,树木砍伐成为头道难题。为此,项目书记王连顺带队,积极与当地林业局、国土局等多家单位沟通与协调,在短时间内争取到了抚松县境内中交管段首家树木砍伐许可权,为便道修筑赢得了宝贵时间。
  便道成行,项目部马不停蹄地展开标准化工地建设。技术攻关小组反复勘查测算地形,确定地面平整方案。三四台长臂挖机在雪地中争分夺秒地艰难行进,一辆辆罐车往返在便道与搅拌站之间……63天后,场地平整了,地面硬化了,湿喷站修筑了,二道岭隧道施工具备了条件。
攻坚克难保安全
  二道岭隧道围岩为强风化片麻状花岗岩,地形地质条件差。若拱部围岩初支不及时,容易产生大的坍塌、冒顶,而在实际施工中,现场围岩状况比图纸设计更为复杂,难度与危险更为严重。
  八百多米的隧道,每向前一步,就是一道艰难险阻。面对高风险的隧道施工,项目部始终如履薄冰。常务副经理李思平说,啃二道岭隧道这样的“硬骨头”,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和顽强毅力,严控施工程序,严格技术保障,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针对围岩稳定性差,局部易坍塌问题,项目部加大投入,增加支护,及时跟进仰拱和二衬;为解决隧道通风问题,技术人员一起查资料、想办法,采用压入式和抽出式混合方案,为工作面提供新鲜空气;面对危险性大、突发事件易发、无通信网络难题,项目部建立通信基站,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使现场施工随时与外界沟通;为提高爆破安全系数,项目部分批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聘请专家到现场进行爆破演练,实现了安全爆破的双保险。
风雪无阻重履约
  因二道岭隧道的围岩破碎难度大,每日进尺不能超过两榀。这样的掘进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工期计划要求。一旦工期延误,将使2号梁场出现窝工现象,二道岭7座桥的架梁通道受阻,进而影响后续的路面施工。
  面对严峻的工期压力和冬施条件,项目经理王广健宣布:“左线施工冬季不停工,我们要不惜代价,把冬施组织好,把落下的工期抢回来!一航的信誉不能在鹤大项目上受损,我们的脸面不能丢!”军令如山,带着为荣誉而战的决心,全体参建将士卯足干劲儿,投入到一轮又一轮的施工热潮中。
    为保证贯通节点目标如期实现,项目部决定增加作业面,采取双向同时掘进的方法,加快进尺速度;为满足冬施生产条件,项目部合理调配人、机、物、料,使各项资源效用最大化;为保证安全和质量,项目员工吃住在工地一线,在冰天雪地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刺骨的寒风阻挡不了奔跑的脚步,2015春节,二道岭隧道的施工现场依然灯火通明,机械轰隆,处处繁忙景象。坚守在工地的人们,只为了一个信念而战——一航的荣誉!
二道岭隧道左线贯通后,中国交建向项目总部发来贺电,称赞项目部“在全线控制性隧道中率先实现贯通,为中国交建赢得了荣誉。”此刻,右线施工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二道岭隧道全面贯通的号角已嘹亮吹响。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杨  英   供稿)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